创新药“妖股”,两个多月暴涨30倍!
9月15日,药捷安康股价涨幅高达115.58%,市值达到1647.13亿港元,在过去的三个交易日,即9月10日、9月11日、9月12日,公司股价涨幅已分别达到27.57%、20.78%、77.09%。
9月15日,药捷安康股价涨幅高达115.58%,市值达到1647.13亿港元,在过去的三个交易日,即9月10日、9月11日、9月12日,公司股价涨幅已分别达到27.57%、20.78%、77.09%。
还没有产品获批上市、还在亏损中的药捷安康(02617.HK),在登陆港股上市后的短短两个多月,却创下了奇观——公司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超越信达生物(01801.HK)、康方生物(09926.HK)等一系列明星生物科技股。
尚未有任何产品实现商业化的药捷安康(02617.HK),上市不到三个月,股价即从13.15港元/股的发行价飙升至今日的收盘价415港元/股,市值突破1600亿港元,超过了创新药龙头企业康方生物(09926.HK)、信达生物(01801.HK)。
一家名叫药捷安康的公司,从上市到市值突破1600亿港元,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且就在最近两个交易日里,药捷安康股价涨了近4倍:9月12日上涨77%,9月15日上涨115.58%。
3个月股价暴涨30倍,2个交易日市值暴增1200亿港元,创新药公司药捷安康横空出世,赚足了眼球。公司股价暴涨的原因之一是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一项临床试验获得临床默示许可。市场对这款新药颇为看好,药捷安康也因此成为了资本炒作的新宠。但药捷安康尚未有商业化产品,连
还没有产品获批上市、还在亏损中的药捷安康(02617.HK),在登陆港股上市后的短短两个多月,却创下了奇观——公司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超越信达生物(01801.HK)、康方生物(09926.HK)等一系列明星生物科技股。
自今年BD交易进入爆发式增长以来,港股18A公司在资本市场都获得不小的收获,其中部分次新股更是迎来了估值的大爆发,例如药捷安康。
9月12日,药捷安康-B(02617.HK)用最高超130%、单日上涨77.09%的涨幅,诠释了当下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疯狂。截至当日收盘,药捷安康总市值达到764亿港元,排在港股创新药板块第12位。药捷安康也是今年港股创新药概念股中唯一的“十倍股”,6月23日挂
9月12日,药捷安康-B(02617.HK)用最高超130%、单日上涨77.09%的涨幅,诠释了当下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疯狂。截至当日收盘,药捷安康总市值达到764亿港元,排在港股创新药板块第12位。药捷安康也是今年港股创新药概念股中唯一的“十倍股”,6月23日挂
9月12日开盘,药捷安康(02617.HK)一路上涨,盘中最高达到251.40港元/股,涨幅超130%,总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大涨77%,市值为764.03亿港元。此时,距离公司登陆港交所,刚过去不到三个月。
9月12日开盘,药捷安康(02617.HK)一路上涨,盘中最高达到251.40港元/股,总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截至当日收盘,公司市值为764.03亿港元。此时,距离公司登陆港交所,刚过去不到三个月。
9月12日,药捷安康-B(02617.HK)股价盘中一度大涨131.26%,尽管尾盘有所回落,但截至收盘仍报192.5港元/股,日内涨幅达77.09%,推动市值突破700亿港元,这家6月23日刚登陆港交所的生物制药企业,发行价仅13.15港元,若以今日最高价2
药捷安康-B(02617)早盘再涨超18%,高见129.30港元,再创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500亿港元。截至发稿,股价上涨16.47%,现报126.60港元,成交额1.76亿港元。
就在两个多月前,药捷安康登陆港股,开盘股价高开近65%,收盘涨幅达78.71%,公司市值也达到93.27亿港元。但这还只是开始。截至发稿,药捷安康股价已达到108.7港元,收盘涨幅为20.78%,总市值突破400亿港元。
数据显示,这种癌症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速,术后复发率超过 50%,2 年生存率不足 30%,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王女士的经历正是这种疾病凶险性的典型体现。2018 年,她因右上腹疼痛就医,被诊断为肝内胆管癌,接受了右后肝切除和胆囊切除术。
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将于2025年9月10日~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启幕!本次会议特邀国内顶尖肿瘤学专家及学者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系统阐释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临床决策优化提供学术支撑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孟文勃教授联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丁莉芸教授组成的,2024年第14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医工交叉团队,在Cell旗下临床子刊Med上发表了题为“Real-time diagnosis of Cholangioc
晚期胆管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长期以来面临着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差的困境。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断发展,阿得贝利单抗作为一种国产PD-L1抑制剂,在晚期胆管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价值。
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且侵袭性强的疾病,它虽然只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但在我国等亚洲国家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且近年来还在上升。它的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手术是治愈早期BTC的唯一手段,但由于其早期症状隐蔽,仅有10% 左右的患者初诊
胆道恶性肿瘤(BTC)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药物在晚期BTC治疗中取得诸多进展,丰富了临床治疗选择